《结构化面试全方案》科技工作;严格要求/一丝不苟

2024-04-09 10:50:33阅读()

严格要求/一丝不苟

“做什么事情,都要无可挑剔”—谢军

谢军说:“航天人,就是要多付出一些汗水,同时把产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得可靠。”

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,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,仅用1 年零14 天的时间,将19 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,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。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

2013 年北斗三号工程伊始,谢军将第一次使用在北斗三号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研制出6 台全国产化行波管放大器推翻全部重做(之前一直是进口)。这不仅意味着该单位要推倒重来,继续倾注大量人力物力重新设计,甚至会导致整个工程大幅度延期。谢军表示,质量和进度就像天平的两端,不能顾此失彼,总师最大的压力便来自于如何保证在“零失误”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工程进度。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

做产品试验时,谢军一直守在车间,36 个小时没有合眼。最终,研制团队啃下了关键核心技术,北斗三号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%;北斗系统全球实测水平定位精度均值达到了惊人的2.3 米,通过地基增强、精密单点定位,还能提供最高达厘米级的定位服务。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

在2017 年进度最紧张的时候,谢军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两次飞抵长沙,赶回母校和团队一起探讨进一步提升星上产品质量的思路。更多的时候,是团队成员飞去北京向谢军汇报工作。他们都很熟悉“谢总的笔记本”,每次去北京向他汇报,他都会翻开上次听取汇报时做记录的那个笔记本,找到上次汇报时团队承诺的“任务时间节点”,与这次汇报做对比,看团队有没有按照承诺的进度推进工作。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

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,天地间时间越同步、误差越小,定位精度就越高。有“导航卫星心脏”之称的星载原子钟就发挥着提供时间基准的作用。

研制出的第一台原子钟在工作时经常会出现突跳,精度很差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他经常深入一线与大家一起分析原理、掌握一手材料;有的时候,他宁可36 小时不合眼,也要坚持做完产品实验,不会错过一个疑点,不能放过一丝误差。

那几年,谢军总是频繁往返于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兰州等地,生怕有一家研制单位掉以轻心、松懈生产,担心有一款产品未达标准、出现问题。经过谢军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,终于让北斗用上了自主开发研制的原子钟,其天稳定度达到10-14 量级,授时精度50 纳秒,300 万年只有1 秒误差。山东新途径教育官网


扫一扫,手机继续看
特别声明: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!
部分数据为山东新途径教育(https://www.sdxtjzj.cn/)收集整理,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!